​第三届职工大赛获奖选手作品展播——制造业“智转数改”项目二等奖王勇
来源: | 作者:scbigdata | 发布时间: 2024-12-10 | 478 次浏览 | 分享到:
12月1日,川渝大数据产业第三届职工创新大赛决赛在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举办。32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遴选出一等奖两位,二等奖四位,三等奖六位。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将连续展播获奖选手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在大数据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独特见解。这些作品涵盖了工业生产数字化优化、智能医疗数据技术突破、智慧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大数据技术在赋能制造业“智改数转”中的核心价值和广阔前景。

12月1日,川渝大数据产业第三届职工创新大赛决赛在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举办。32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遴选出一等奖两位,二等奖四位,三等奖六位。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将连续展播获奖选手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在大数据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独特见解。这些作品涵盖了工业生产数字化优化、智能医疗数据技术突破、智慧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大数据技术在赋能制造业“智改数转”中的核心价值和广阔前景。

制造业“智改数转”二等奖



选手简介:王勇,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四川沄遂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省经济与信息化厅智改数转专家库技术专家,四川省遂宁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智改数转技术专家,四川省遂宁市数字经济产业招商引资大使,四川省巴中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智改数转技术专家,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导师。






劳动创新成果

构建中国锂电产业智改数转服务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创新背景

数字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化发展浪潮席卷全球,数字化成为各国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各国纷纷围绕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产业生态、标准规则开展布局,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仍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占中国数字经济比重为85.3%。

     本项目,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数字DPP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提升,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锂电产业智改数转高质量发展。以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重庆忽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撑,聚焦锂离子电池制造产业链,重点推动智改数转协同平台建设,加强行业资源配置及服务能力建设,提升锂离子电池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能力。助力产业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

二、项目内容

1、二级节点纳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向上接入国家顶级节点,核心数据托管至国家顶级节点(托管与灾备节点)实现统一管理。

2、二级节点能够支撑政府监管要求,提供企业分配标识编码及提供标识注册、标识解析、标识数据服务等能力。

3、二级节点能够支持对标识数据的访问权限控制能力,支持对标识解析过程中数据传输的机密性与完整性保护。

4、二级节点建成上线后一年内实现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3000万,标识解析量超过2000万次。

5、通过5年的持续运营,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2亿,标识解析量超过2.5亿次。

6、推动川渝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

三、创新点和知识产权

突破现有防护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瓶颈,做出如下创新:    

1、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与“联盟产品认证标志”进行融合,利用标识解析编码的唯一性+区块链技术的防篡改性,构建锂电身份ID标准体系,结合锂电产业联盟来颁发“产品认证标志”,符合标准的企业提供具有国家双重背书体系的数字标识认证手段,扩大联盟品牌市场效应,提升中国锂电产业产品的市场信任度。

2、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为锂离子电池提供唯一标识编码(身份ID),将欧盟电池护照所需信息数据,绑定标识并上传至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锂离子电池制造业节点,并同步至国家顶级节点。通过外部系统对接标识解析体系,通过编码一一映射,实现与欧盟电池信息规范/标准兼容与数据互认。

3、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以“锂足迹”为核心链条,建立锂产业链上“能定位、能查询、能跟踪、能预警”的碳排放、碳足迹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实时统计各产业链条上的单位锂所关联的生产能耗数据、污染物排放、锂电的循环利用数据等,实现对产业链的全面零碳跟踪与监测,并集合工业互联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图表系统等先进技术,整合、共享、开发,建立全面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全产业链上各节点的零碳监测及分析,从而实现产业链的“零碳”循环经济。

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100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得软著3项。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四川、重庆两地锂电产业制造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