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职工大赛获奖选手作品展播——“数据要素流通”项目三等奖潘绯
来源:
|
作者:scbigdata
|
发布时间: 2023-12-19
|
2217 次浏览
|
分享到:
潘绯,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雅安市数字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共发表SCI论文28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4项,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2篇,累计影响因子36.125,2篇影响因子超10,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3.241;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授权专利6项。
11月30日,川渝大数据产业第二届职工创新大赛决赛在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开赛,31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遴选出一等奖两位,二等奖四位,三等奖六位。四川省大数据产业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将连续展播获奖选手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在大数据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独特见解。这些作品涵盖了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川渝地区大数据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选手简介:潘绯,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雅安市数字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共发表SCI论文28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4项,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2篇,累计影响因子36.125,2篇影响因子超10,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3.241;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授权专利6项。
《基于FFTCA-YOLOv8n-cls的苹果分拣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
一、市场分析
苹果是全球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水果之一,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2022年产量约为4757.18万吨,位于世界第一。
苹果的外观是决定苹果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消费者决定购买的重要考虑因素。
苹果在生长、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苹果表面造成不同损伤。
表面有缺陷的苹果携带的病原菌会导致健康苹果受到感染,造成二次经济损失。
传统的苹果分拣采用人工方式,耗时耗力,且人工成本较高。
二、技术原理
本项目设计了一种基于FFTCA-YOLOv8n-cls的苹果分拣机器人;

分拣出淤伤、划痕、病害的苹果,以便二次生产;

对于腐烂、虫害的苹果,丢弃掉,以免产生二次感染。
三、损伤苹果分拣实现流程

四、算法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