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算力赋能制造业智改数转(四川)蓝皮书2024》“智改数转”标准及宣贯篇
来源: | 作者:scbigdata | 发布时间: 2024-12-26 | 426 次浏览 | 分享到:
企业向新,产业焕新。随着全面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的部署,一大批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节能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形成“制造”向“智造”转型的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不断集聚、新动能不断汇聚。在这一章节中,本文将深入探讨算力如何赋能行业场景,并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例实践来展现其在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中的关键作用。


第四章 算力赋能智改数转的实践


企业向新,产业焕新。随着全面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制造业“智改数转”工作的部署,一大批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节能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形成“制造”向“智造”转型的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不断集聚、新动能不断汇聚。在这一章节中,本文将深入探讨算力如何赋能行业场景,并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例实践来展现其在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中的关键作用。

Part 1


“智改数转”生态建设


(二)“智改数转”标准及宣贯

“智改数转”诊断标准明晰。2023年11月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以川经信数信〔2023〕184号文关于印发《四川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试行》的通知。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五阶九档”的“智改数转”综合发展指标等级以及“1+2+N”的指标类别。其中,“五阶九档”是指根据相关数据指标将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分为起步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优化、融合引领等五个阶段,并在后四个阶段间设置4个进阶阶段以及等级必要指标;“1+2+N”,是推出一份以数字化基础、经营、管理、成效四个维度为评价对象的企业通用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针对四川“智改数转”的重点对象,分别设置了中小企业版、产业园区版的两套评价体系。后续将按照“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思路,有序发布N个行业“智改数转”指标子体系,该项总体框架提供了全省“智改数转”工作标准。

“智改数转”培训开展富有成效。2023年11月14日,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工程学院承办“四川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培训”,培训人员覆盖了四川经济和信息化厅体系和省属重点企业管理人员,人数超200人。通过培训工作,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将数字技术和产业应用深入融合,提升数字化工作思维意识和能力水平,不同领域数字化转型路径方式和实践做法,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和企业运营效益的提升打下一定的基础;为认真落实《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工作的通知》的要求,2024年4月29日,四川省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指导,中国信通院成渝研究院、四川省中小企业协会联合承办“四川省智改数转线下评估诊断专题培训会”,培训为企业实现“智改数转”提供精准辅导。培训从四川省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的政策宣贯、四川制造业“智改数转”评价指标体系、“智改数转”诊断工作指引培训、“智改数转”企业服务产品培训及典型案例分享、金融机构助力企业“智改数转”产品培训等五个方面开展培训辅导。

“智改数转”诊断面广且务实。2024年3月1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以川经信办函〔2024〕41号文件发布《省经信厅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以诊促转”的工作思路,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园区开展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工作,到2024年底,完成诊断企业数量不低于规上工业企业总量的60%。到2025年底,实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全覆盖。

2024年9月29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指导,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心主办,成都市产业数字化促进会承办2024年成都市制造业“智改数转”线下诊断启动会暨供应链协同发展推进会,旨在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提升成都市“智改数转”供给能力和行业赋能效应,促进产品链、服务链、价值链协同发展,持续营造成都市“智改数转”的良好氛围。同时组织“智改数转”线下诊断服务对接,成都市20余家“智改数转”服务商与全市23个区(市)县的近百家五大支柱产业企业深度对接。成都之外各地州市也积极推进,比如,乐山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474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诊断,线上诊断数量超过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量的60%,成为全省首个完成线上诊断年度目标的市州。



扫码获取蓝皮书电子版